1
已有大型或連鎖商超更換
1月5日上午10時,記者在金鳳區萬達廣場負一層華潤萬家超市看到,不少顧客在收銀台等候結賬,收銀員將掃描後的商品裝進印有華潤萬家標識的塑料購物袋中。記者注意到,收銀台處的塑料購物袋已全部更換為可降解的PLA材質。
“2020年12月底我們接到通知,商場的所有塑料購物袋都換成了可降解塑料購物袋。”收銀員介紹,銀川市其他的華潤萬家商場也都換了,環保塑料購物袋按照規格不同,價格分別為0.6元、0.8元和1元,除此之外,超市還準備了1.2元的無紡布袋供顧客選擇,“這種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價格比較高,現在很多顧客都選擇自帶購物袋了。”剛剛結束購物的李女士也告訴記者,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有些薄,下次準備自帶購物袋。
在興慶區國際商貿城麥德龍商場,收銀處張貼着可降解塑料袋和布袋的價格,塑料袋的價格為0.5元和0.9元一個,布袋為6元一個。記者注意到,麥德龍商場的可降解塑料袋很結實,即便是提重物也不會輕易破損。“商場從2011年12月入駐銀川以來,一直使用的是可降解塑料袋。”商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“來商場購物的顧客很少有自帶購物袋的,即使商場的購物袋價格相對較貴,但絕大部分顧客還是以購買商場的購物袋為主。”
隨後,記者沿黃河路走訪了新百超市、天天鮮果蔬超市、同心康藥房等以及部分路邊小商店。“塑料袋都是統一發放的,因為袋子上要有品牌的標識,需要總部發放分店才能換用。”天天鮮果蔬連鎖超市的工作人員解釋。
記者總共走訪了6家路邊小商店,只有一家使用的是可循環使用的紙袋。“我們店塑料袋是在網上買的,大概3元一斤。”好憶源果蔬便利店店主告訴記者,“我們還未接到換用環保塑料袋的通知。”
2
個別飲品店換用紙質吸管
飲品店是塑料製品大量使用的場所之一,裝飲料的杯子、打包用的袋子、飲用的吸管均需要塑料製品。記者走訪了新華聯廣場和金鳳萬達附近的飲品店。
金鳳區新華聯商場一層肯德基餐廳的吸管盒中已放入了紙質吸管,除此之外,櫃枱處的咖啡攪拌棒、勺子等餐具則全部換成了木製品。“我們也是2021年1月初接到的通知。”配餐員告訴記者,肯德基的外送服務也提供了可降解塑料袋包裝,顧客可額外花費0.3元到0.5元換用環保塑料包裝袋。
金鳳萬達廣場COCO都可茶飲店店員表示,紙吸管在熱飲中浸泡會變軟,即使紙質吸管已經到店,店內還是以使用塑料吸管為主。而蜜雪冰城店店員則表示,他們已經下了紙製吸管的訂單,估計再過幾天就能用上紙吸管。
走訪中,記者發現大部分商家還未開始使用紙製或可降解塑料材質的吸管。
3
外賣包裝仍我行我“塑”
記者隨機走訪了金鳳萬達廣場附近的飯館。在走訪的6家餐廳中,有的外賣為了防止飯湯漏出,食品用餐盒包裝後,還套了2到3層塑料包裝袋。“不套多點沒辦法,”店主告訴記者,“如果外賣湯水漏了,顧客會投訴,店鋪評分就會降低,我們不得不多套幾層。”
4
批發市場鮮見可降解塑料袋
在金鳳區興旺巷的金鳳綜合批發市場,只有一家批發塑料袋的小店,塑料袋主要是以尺寸決定價格,按斤售賣。“我們的塑料袋是從四季鮮批發市場拿的,沒有可降解塑料袋。”攤主告訴記者,“如果需要環保的塑料袋,需要自己去聯繫廠家或者在網上定做。”
在寧夏新世紀冷鏈物流中心,記者走訪了5家塑料袋以及外賣餐盒的批發店,均被告知沒有可降解塑料袋或餐盒在售。“我們這邊都不進可降解的塑料袋。”小葉一次性餐具批發店店員表示,可降解的塑料袋價格太高,又沒有什麼市場,整個物流中心都沒有賣的。益純塑料批發店店主則告訴記者,他們前幾天定了可降解的袋子和餐盒,可能過幾天就會到貨,但價格還沒有談下來。
■延伸閲讀
銀川市“限塑令”正在逐步推進
記者瞭解到,《銀川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方案》下發後,銀川市相關部門多次開展重點領域執法檢查。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塑料製品生產、銷售企業進行檢查;銀川市生態環境局,對於現場環境差、污處設施缺失、存在明顯安全隱患、明令禁止的塑料企業,建議轄區政府直接取締;銀川市商務局引導商户銷售、使用合格塑料製品、向正規廠家採購產品,建立購銷台賬,並對存在的問題現場督促整改。
“‘限塑令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參加的行動,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政府、街道以及市民的共同努力。”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會加大“限塑令”的宣傳範圍,從大型商場、超市這種較容易入手的地方開始,一步一步推廣到小商店、菜市場等較難監管的地區,通過基層羣眾自治組織的動員,達到銀川全市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使用禁止。
■記者 張雪梅 實習生 吳柯汛 文\圖
一位市民正在金鳳綜合批發市場挑選塑料袋。
金鳳萬達COCO都可茶飲店的工作人員正在準備外賣訂單。